夢枕獏
獏, 是專門吃夢的妖怪, 枕則是人作夢的橋樑. 夢枕獏寫的故事, 就像他的筆名一樣神怪. 最初吸引我追看的, 其實是陰陽師系列, 有點像聊齋, 說得都是日本的神怪故事, 主角陰陽師安倍晴明與武士源博雅, 就像福爾摩斯與華生. 短短的故事, 文字淺白流暢, 情節離奇之餘, 又有點玄機, 或是道理. 有趣.
沙門空門之大唐鬼宴(左圖)則是長篇巨著, 共四冊. 無論篇幅或是內容都比陰陽師系列沉重得多. 故事說的是日本留學僧空海發現了大唐的秘密, 就是楊貴妃竟然沒有死在馬嵬驛! 夢枕獏除了構思了不少離奇的情節外, 更借小說來闡釋他的宇宙觀, 還有對佛學的見解, 而這正是最吸引我的地方.
其實整個故事都是在解說我們經常聽到心經中的一句: [色即是空, 空即是色] . 色, 是現象界或經驗界的一切事物, 簡單來說世上一花一草一木, 或是喜怒哀樂等情緒. 空, 則比較複雜, 根據我從前老師的說法是無自性, 好像更難明吧. 空不是無, 也不是有, 籠統來說就是虛幻, 色即是空, 便是世上一切事物的本質是虛幻的. 如此引伸, 其實是叫人不要執著於事物, 因為事物都是虛幻的, 執著, 就如雙手拿冰, 最後什麼也捉不住.
色即是空的道理街知巷聞, 但人們卻忽略了空即是色. 色即是空與空即是色, 並非對等的語句, 空即是色是說, 空不能脫離現象界而獨存. 空是色的本質, 可是脫離不了色, 因此我們要了解空, 依然要從色著手. 有一句禪偈是這樣的: 見山是山, 見水是水; 然後道行高些: 見山不是山, 見水不是水; 最後卻了解: 見山仍是山, 見水仍是水. 第一句是說, 人不了解萬物是空的道理, 所以見山是山; 第二句則是, 人開始了解萬物的空的性格, 所以見山不是山了; 第三句則是, 人明白萬物虛幻, 卻也明白不能脫離萬物而了解宇宙的真理, 所以見山仍是山了.
這道理很有意思. 人們都以為佛家是出世的, 這其實是一場誤會, 而誤會的包括為數不少的和尚. 其實佛家主張從現實世界中追尋真理, 思想是積極的. 如果以現代的例子闡釋, 就像我們看電影, 明知戲是假的, 但我們不會踢爆, 也不會抱著這戲是假的心態來看, 既然入得場, 就得投入. 人生如戲, 雖然是虛幻的, 而我們也知道是虛幻的, 但我們卻不能真的當人生是虛幻而頹唐, 反而應盡情投入, 只要不抱執著的心, 便不會有煩惱, 而又能領略人生的美妙.
當然說完一大輪, 我或許只是想安慰自己: 利物浦明晚就算贏不了巴塞, 也只是一場幻夢而已.